My+S+4+.jpg 

文/鯊魚 引用自【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英國紀錄片學派的大師詹寧斯(Humphrey Jennings)提倡對人類日常生活中微小事物的描繪,因為形成一套「大眾觀察」(Mass Observation)的拍攝理念,從而表現出各種不同觀點的紀錄與觀察。《串門趣》便可說體現了這意念手法。

 

影片紀錄了導演所居住的街道上的鄰人,由116個鄰居中挑選出約十戶人家來進行紀錄與闡述,其中包括了:百萬富翁、獨居老人、單身女子、狂歡派對家庭、毒品走私犯…等等,來勾勒出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進而體現出現代社會下的人情冷暖或階級等的社會與生活關係,對各層面的人都有細膩的捕捉。整體而言可以區分為生、老、病、死,的四個方向來觀看生活百態。「生」可以是青春活力的展現,如同那群狂歡派對的鄰居,或是擁有自我夢想的追逐與自我一套的生活方式,像單身女子雖獨自一人卻經常參加扮裝活動以自娛;「老」體現在高齡九十餘歲的獨居老人身上;「病」是那患有「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的青年與一個得有皮膚癌的父親;「死」則降臨於妥瑞症的青年,沉屍於家中後才為人所發現。經由這不同的人生面向帶出不同的人生境遇與其面對的態度。

 

開端便對比了貧與富間的差距、喧囂與孤寂、青年與老年、活力與沉悶,而對孤獨的詮釋導演也表現出層次的處理手法,除了以典型的獨居老人為訴說對象外,更加入中年單身女子,她擁有穩定喜愛的工作並經常扮裝參加社交活動,在這精彩的生活下獨缺情感的慰藉,表現出當代都會女子獨立生活的一面,在此孤獨境況的脈絡中最悲慘便是「妥瑞症」青年,他會不由自主的罵出許多髒話,由於此病症使他幾乎與世隔絕,其中導演更捕捉他連電話訂餐都要努力解釋那些脫口而出的髒話,從他身上展現出的社會疏離對比著都會中追名逐利的人們間所散發出的疏離,一個是命運的牽制一個是名利的牽制。

 

縱貫來看,雖然片中導演運用許多對比的手法來彰顯每個人或家庭間的關係,不論是生活環境、人物背景、社會階級、生活品味…等等的捕捉都具有衝突性的張力,但可窺探出其理念不在於對某現象做出強烈的批判,而是呈現出人生百態的縮影,當然若要說有批判的觀點便就是對疏離的詮釋,在片頭導演自身便說道自己住在這條街上已14年卻幾乎不認得一個鄰居,最後在由妥瑞症青年的死亡來突顯出現代社會下情感疏離的無奈。

 

此作品沒有複雜或沉重的社會議題,以微小生活中的人事物做為起點,卻從中牽引出許多為人所遺忘的事物,進而使人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stofinp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